房性心律失常进展论坛总结

Feb 21, 2025

-

Feb 23, 2025

深圳

      2025年2月21日,第十届亚洲心律失常峰会 (ACAS)暨第十六届中国心律失常峰会(CCAS)在深圳成功召开。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应对房性心律失常,峰会特设房性心律失常进展(Progress in Atrial Arrhythmia)专场,聚焦这一领域的最新进展、研究成果和治疗方法。通过国际专家的精彩演讲和深入讨论,期望推动学科的发展,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有效的医学解决方案。

img

引领心律失常前沿:

       峰会邀请到来自世界各地的杰出专家,分享他们在心律失常领域的独到见解和前沿研究成果。从国际最新房颤指南的解读到个性化射频消融治疗策略,再到新的消融能量技术的应用、独特精彩的房颤消融病例分享,这些议题将引领我们深入探索心律失常领域的新视角。

img

国际顶级专家联袂主持:

      专题的成功举办得益于来自世界各地的顶级专家,本次论坛分为上下两场:上半场由来自日本的Akihiko Nogami教授、马来西亚的Ma Soot Keng教授、英国的Tom Wong教授以及埃及的Mervat Aboulmaaty共同主持。下半场由来自土耳其的Ali Oto教授、印度尼西亚的Muhammad Munawar教授、哈萨克斯坦的Ayan Abdrakhmanov教授以及日本的Kazuhiro Satomi教授共同主持。专家们齐聚一堂,共同引领与会者探索心房颤动的新前沿,为治疗和研究提供跨足国际的视野。

img

议程亮点,领略专业智慧:

      首先由西班牙专家José Luis Merino教授为我们解读了2024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发布的最新房颤管理指南,尤其针对指南首次提出的”AF - Care”房颤患者综合管理策略进行了详细说明和经验分享,让我们受益匪浅。

img

José Luis Merino教授

      日本专家Takanori Yamaguchi教授为我们分享了其通过心房活检技术开展的心房重构与房颤进展的研究,引发了大家对房颤精准分型和发病机制相关研究的探讨。

img

Takanori Yamaguchi教授

       美国专家Paul C. Zei教授总结了现有持续性房颤的治疗策略,尤其侧重导管消融手术中消融能量的选择、手术路径的确定并对未来的治疗策略和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引起了在场专家的热烈讨论。

img

Paul C. Zei教授

       中国专家赖一炜教授代表北京安贞医院桑才华教授团队汇报了去年团队发表在国际顶级医学期刊JAMA杂志上的PROMPT - AF随机对照研究的主要结果,标志着中国在房颤导管消融治疗领域实现重大突破。

img

赖一炜教授

       会议下半场首先由英国专家Tom Wong教授探讨针对长程持续房颤导管消融和经胸腔镜外科消融的优劣,为我们带来对长程持续房颤消融的深刻思考。

img

Tom Wong教授

       美国专家Jamie Kim教授对去年发表在国际顶级医学期刊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新英格兰杂志)上的The OPTION Clinical Trial随机对照研究的主要结果进行了详细解读,并就左心耳封堵术的适应证和临床决策与在场专家进行了深入交流。

img

Jamie Kim教授

       土耳其专家Hikmet Yorgun教授就围绕疤痕折返的房速和房扑的标测以及消融策略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总结,为挑战性的房颤病例提供更全面的解决方案。

img

Hikmet Yorgun教授

       澳大利亚专家Jayesh Gohil教授为我们分享了系列左房顶部消融相关的临床病例,深入探讨了在不同患者中应用个性化射频消融的创新方法。

img

Jayesh Gohil教授

      哈萨克斯坦专家Ayan Abdrakhmanov教授探讨了新型消融能量脉冲电场消融(PFA)在冷冻或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房颤患者上的优势,并对PFA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应用提出了展望,引起了现场专家的热烈反响。

img

Ayan Abdrakhmanov教授

致力于心律失常研究的全球合作:

       这不仅仅是一场房性心律失常的专题论坛,更是医学领域的知识盛宴,是心律失常领域的一次跨国合作的集大成之作。我们鼓励与会者积极参与每个环节,分享您的经验、提出问题,并为全球心律失常研究的发展添砖加瓦。

img

      感谢来自五湖四海同行的参与,共同开创心律失常领域的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