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b 21, 2025
-
Feb 23, 2025
深圳
2025年2月21日至2月23日,由亚洲心律学会(AHRA)主办的第十届亚洲心律失常峰会暨第十六届中国心律失常峰会成功召开。并发症专场一直是峰会的一大特色,邀请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们在会上探讨并发症的预防、诊断和治疗策略。
并发症专场第一部分围绕惊心动魄的手术病例展开。由广东省人民医院的梁远红教授和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俞建华教授主持。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的胡志成医生讲述了一位室速患者在术中发生冠状窦电极卡顿,术者自制工具巧妙破除难题的病例;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的周李坤医生分享了一例罕见的在房颤消融术中过敏诱发冠脉痉挛的病例;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徐烨医生分享了一例在房颤消融术后出现长间歇后安装起搏器的病例。这些手术病例的讲解提示术者需强化术前风险评估体系,提升对罕见并发症的预判能力,同时启示医疗团队应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围术期管理,从而在保障患者安全的前提下推动介入治疗技术的规范化发展。
并发症专场第二部分以房颤射频消融术最可怕并发症——心房食道瘘为主题。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的王炎教授、天津胸科医院的马薇教授和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的张冀东教授主持。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的胡晓锋医生带来了一例罕见的房颤消融术后食道心包瘘;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的牛玉玉医生分享了一例令人惋惜的房颤消融术后心房食道瘘;最后河南科技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王红雷教授通过文献综述分享了心房食道瘘的预防及处理。让在场的医生们对心房食道瘘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并发症专场第三部分围绕导管消融术的血管并发症展开。由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的郭金锐教授、香港大学深圳医院的李海鹰教授和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叶强教授主持。丰顺县人民医院的杨浩其医生带来了一例消融术后动静脉瘘的患者,最终巧妙解决;唐山市工人医院的刘帆医生分享了一例外科修补的假性动脉瘤病例。这些典型血管并发症案例直指穿刺操作规范化的重要性,强调术者需严格把控血管穿刺技巧、优化超声引导下穿刺定位,为提升导管消融全程安全性提供了关键性启示。
本届并发症专场延续其学术深度与临床警示特色,通过多维度、多层次的真实病例剖析,系统呈现了心律失常介入治疗中复杂并发症的防控策略。三大部分层层递进,既揭示了介入技术潜在风险,更通过创新解决方案与循证策略的提炼,为临床医生构建起“预防-识别-干预”的全链条防控体系,推动心律失常介入技术向更高安全性、规范化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