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b 21, 2025
-
Mar 23, 2025
深圳
2025年2月21日至23日,亚洲心律学会(AHRA)在深圳隆重举办第十届亚洲心律失常峰会。作为峰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推动该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探索心律失常的深层次机制,ACAS&CCAS基础研究论坛在2月23日召开。此次会议汇聚了来自全球心血管疾病基础研究领域的顶尖专家和学者,围绕心律失常的发病机制、基因突变与心律失常、药物干预与新药开发等前沿话题展开深入讨论。
会议由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王如兴教授开场致辞,王如兴教授首先向在场的专家和学者们表达了热烈的欢迎和感谢,并着重强调了心律失常基础研究的重要性。心律失常作为心血管疾病中的常见病症,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基础研究是揭示其发病机制、探索治疗新靶点的关键。深入研究心律失常的分子机制、基因突变及药物干预能够为早期诊断、精准治疗和药物研发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改善患者预后,降低疾病负担。本次亚洲心律协会AHRA及ACAS&CCAS会务组专门搭建了交流的平台,共同推动心律失常基础研究的创新发展,为心血管健康事业注入新动力。
接下来,会议由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王如兴教授、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刘彤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四医院宗刚军教授、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孙林教授及江苏大学附属医院王中群教授主持,由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分享各自在心律失常基础研究领域的最新发现。他们的报告从分子机制到基因突变,从药物干预到新药开发,内容深入浅出,既涵盖了前沿科研成果,又紧密结合临床实践,引发了在场学者和医生的热烈讨论。与会者就如何通过基础研究推动心律失常的精准预防与治疗、如何优化治疗方案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议题展开了深入交流,为未来心律失常研究的创新突破和临床转化提供了新思路。
Professor Long-Sheng Song (University of Iowa Carver College of Medicine)
Professor Xiao-Jing Sun (Mayo clinic)
吴林教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余锂镭教授团队成员(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梁平教授(浙江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
徐益鸣教授(广州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会议上半场,University of Iowa Carver College of Medicine的Long-Sheng Song教授分享了防止 Junctophilin-2 位点特异性钙蛋白酶蛋白水解可防止应激诱导的兴奋-收缩解偶联和心力衰竭发展;Mayo clinic的Xiao-Jing Sun教授分享了糖尿病中的Sorbs2缺乏和血管BK通道病变的机制;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吴林教授分享了1,4-二取代哌嗪-2-酮作为选择性晚钠电流抑制剂,在离体兔心脏中具有QT间期缩短特性;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余锂镭教授团队成员分享了肥大细胞稳定剂作为一种抗过敏药物,通过调节神经免疫相互作用来降低室性心律失常的风险;浙江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梁平教授分享了层蛋白A/C缺乏介导的ROS升高导致iPSC模型中扩张型心肌病的致病表型;广州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徐益鸣教授分享了内皮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炎症小体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调节作用。
会议下半场由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吴林教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胡丹教授、西南医科大学心血管医学研究所李妙龄教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张代民教授及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钱玲玲教授主持。
易甫教授团队成员(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王群山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
林志教授(昆明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潘礼龙教授(江南大学无锡医学院)
李红霞教授(苏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段弘毅教授博士(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孙铃教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
会议下半场,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京医院)易甫教授团队成员分享了糖尿病心房中的ROS通过Atrogin-1通过NF-κB信号通路调节SK2降解作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王群山教授分享了NR4A3通过维持线粒体能量代谢和减少氧化应激来预防糖尿病引起心房心肌病的机制;昆明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林志教授分享了仿生制造的管状移植物原位固定有肽通过天麻素涂层恢复血管结构并调节炎症稳态;江南大学无锡医学院潘礼龙教授分享了Shizukaol C通过激活血管平滑肌细胞中的Keap1-Nrf2-GSTpi通路减轻三甲胺氧化物诱导的炎症作用;苏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李红霞教授分享了一种可注入的用于治疗老年大鼠化疗相关心力衰竭的生物活性粘合剂;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段弘毅教授博士分享了房颤相关Nppa-I137T突变的潜在机制和潜在药物治疗的心脏效应;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孙铃教授分享了细胞外囊泡介导的生长分化因子15的靶向递送通过心肌损伤后巨噬细胞的重新编程来改善心肌修复的机制。
会议最后,王如兴教授对各位专家学者的精彩分享和积极参与表示了衷心感谢,并鼓励大家继续深耕心律失常基础研究领域,勇于探索未知,推动学科交叉与创新。心律失常的发病机制复杂,治疗挑战巨大,但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一定能够在这一领域取得更多突破性进展,为心律失常的精准治疗开辟新路径。
本次基础研究论坛在大会主席姚焰教授的支持下,由王如兴教授精心主持,深入探讨了心律失常基础研究的最新进展与未来方向。论坛不仅展示了国内外顶尖专家在心律失常分子机制、基因突变及药物干预等领域的前沿成果,更让大家看到了心律失常基础研究的无限潜力与希望。与会专家一致认为,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技术的持续创新,未来必将涌现更多突破性进展,为心律失常的精准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最终为患者带来更优质的医疗服务和更美好的生活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