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b 21, 2025
-
Feb 23, 2025
深圳
2025年2月21日,由亚洲心律学会(AHRA)主办的第十届亚洲心律失常峰会暨第十六届中国心律失常峰会(ACAS & CCAS 2025)遗传性心律失常论坛在深圳成功召开。本次论坛在姚焰主席的大力支持下,由胡丹教授和王如兴教授组织顺利举行。论坛汇聚了来自国内外的顶尖心电生理学者,共同探讨遗传性心律失常的最新研究进展和治疗前沿。论坛围绕基因研究、干细胞应用、心脏Purkinje纤维的作用、以及神经调节治疗等多个重要领域展开,涉及儿童心律失常、心源性猝死等前沿议题,深入讨论了遗传性心律失常的发病机制及其临床管理的创新策略。
会议在开幕主题讲座中正式拉开帷幕,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医学院Peng - Sheng Chen教授带来了关于β3肾上腺素能受体的抗心律失常作用的精彩演讲,探讨了β3肾上腺素能受体在心律失常中的潜力以及其对治疗的影响。
随后,论坛分为基础和临床两大专场。论坛上半场重点关注遗传性心律失常的基础研究,由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浦介麟教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吴林教授、深圳大学基础医学院刘杰教授和广东省人民医院邓春玉教授担任主持人。
基础专场中,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王如兴教授分享了糖尿病相关心律失常的研究进展,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杜以梅教授探讨了IL - 6与心房颤动的关系,而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吴林教授则介绍了遗传性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进展,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陈亮教授则分享了ARVC的研究进展,浙江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梁平教授为与会者呈现了干细胞在心律失常治疗中的潜力。最后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浦介麟教授总结了全场讨论的精彩要点。
下半场则主要讨论遗传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由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刘金秋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林小平教授和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李国良教授担任主持人。
在临床专场中,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姚焰教授团队沈利水教授分享了遗传性心律失常的消融治疗新进展,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李毅刚教授探讨了心脏Purkinje纤维在心律失常中的作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江洪教授团队周丽平教授介绍了神经调节与心律失常的关系,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李小梅教授则分享了儿童遗传性心律失常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病例。最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胡丹教授讲解了J波综合征的最新研究进展,为参会者带来了相关研究的前沿知识和临床经验。
在整个论坛过程中,台下的听众气氛热烈,专家们的讲座和讨论引发了广泛的关注与积极互动。与会专家们不仅踊跃提问,还与讲者深入交流,探讨各自关注的前沿问题。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健康科学中心的Sunny Po教授以及其他多位国际知名学者全程参与了本次论坛,积极发言,与各位专家共同探讨遗传性心律失常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及其未来发展方向,进一步促进了学术思想的碰撞和深入交流。
此次论坛为遗传性心律失常领域的研究人员和临床医生提供了一个交流、合作的平台。专家们不仅分享了各自的科研成果和临床经验,还就如何更好地应对这一领域中的挑战进行了深入讨论。论坛的成功召开标志着遗传性心律失常研究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为未来的学术进步和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动力。
我们期待未来在该领域的更多创新与突破,为遗传性心律失常的早期诊断与治疗带来更多希望,推动全球心律失常治疗的发展!